|網站地圖|專題簡報|返回首頁|

首頁→悠遊客園→建築賞析

圓樓
走進客家園區,映入眼簾的便是造型獨特的圓樓建築,原來圓樓是大陸福建省內陸地區客家先民所建造之特殊住房,它保留了三千多年前商代夯土造屋的技術,造形奇特,吸引許多研究人員和遊客前去探訪。

方樓
客家文化園區的建築除了入口處的圓樓造型外,也看得到方樓,而不論圓樓、方樓,其實都是客家土樓。客家土樓,總數約三千餘座,通常是指福建西南,住民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築成牆,建構成兼具群居與防衛功能的大型樓房。土樓若依形狀分,約可分為圓樓、方樓、五鳳樓。方樓是土樓中最為普及的建築,其構築方式是先夯築一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高大圍牆,再沿此牆擴展該樓的其它建物,一般而言,這些建物都會包括敞開的天井與天井周圍的迴廊;而將這些相同建造樣式的樓層堆積起來,再使用木製地板與木造棟樑,加上瓦片屋頂,即能建成土樓中最普遍的方樓。

望樓
客家文化園區內有一宏偉高聳的建物,稱為望樓。所謂望樓,顧名思義,就是用來眺望遠方的建築,而通常在客家圓樓或方樓的制高點,都會建有望樓。臺灣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間,移居至臺中豐原、后里一帶的客家住民,為了防範閩南人、平埔族或高山族的侵犯,便建築望樓作為觀測站使用。

耳樓
在客家文化園區望樓兩側,可以看到凸出的附屬建物,其與主體建物就像是雙耳與頭的關係一樣,故稱為耳樓。 耳樓通常位於建築角落,又稱「兔子耳」。

槍眼
抬頭仰望客家文化園區建物上方的牆壁,可以看到許多小孔,原來在過去盜匪猖獗的年代,客家人為了保護家族聚居的安全,在建築設計上講求防禦功能,於是在樓房上方的牆壁,留下許多專供射擊用的小孔─槍眼,可以交織成防禦力強大的火力網,以抵抗外侮的入侵。

天井
站在客家文化園區圓樓內的天井向上仰望,可以看到一個八角形的藝術創作,原來這是園區特別商請黃錦珍老師所設計的「八角風箏」公共藝術作品,希望藉由夜晚星空的圖案來搭配圓樓的建築。所謂的「天井」是指大型建築內部中央位置所留下的一片空地,上面沒有屋頂遮蓋,自然透光,如以現代複合式住宅的設計來看,相當於中庭的位置。

禾埕
一進入客家文化園區便可看到一片被建物所包圍的空地,稱作「禾埕」。閩南、臺灣地區稱庭院或場地為「埕」,而禾埕是指在稻米收成時,用來曬稻穀的地方,平時則是小孩玩耍,大人休閒聊天的地方,此外禾埕也是住民舉行婚、喪、喜、慶、祭祀等儀式的場所。

通廊
客家園區在隆恩街的馬路邊上有一長條式的通廊建築,其與傳統客家圓樓的迴廊(圍合庭院的回形走廊)有異曲同工之妙;而立廊柱與欄板則有遮護下層廊道及擋除雨水的功能。

曲線平台
客家文化園區二樓曲線平台的造型創意據說是來自客家傳統服飾「大襟衫」前襟處的斜布邊,這簡單的曲線造型,連接了兩邊的長型建築而與前方的圓樓相對,對於整棟建築在視覺質感上,頗能收到畫龍點睛之效。

水圳
農業灌溉的主要來源。

Hakka印象
客家文化園區圓樓入口有一名為Hakka印象的公共藝術作品,簡單的圖樣卻蘊含了臺灣客家文化的代表,內容包括了合院建築、油桐花、晴耕雨讀、伯公〈土地公〉信仰以及聖蹟亭。聖蹟亭又稱惜字亭、敬字亭,是用來焚燒字紙、崇敬文昌帝君、造字先師倉頡、至聖先師孔子、韓愈、朱熹等文人或文明之神的台灣民間設施。客家先民因居住環境艱苦貧瘠,客家子弟為突破困境尋求較佳的謀生出路,參加科舉考試便成為重要的途徑之一。客家人「晴耕雨讀」之風於焉形成,另也養成了敬重文明的觀念與敬惜字紙的古風。

位於桃園縣龍潭鄉的聖蹟亭

油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