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們從事此次專題研究計畫是如何與九年一貫教學和學校本位課程相結合?
課程領域 結 合 說 明
語文領域 從收集、整理、分析、歸納書面資料,擬訂訪談大綱,記錄訪談內容,以及撰寫進度報告的過程中,培養語文的閱讀與表達能力 ,並展現出本校大力推行閱讀活動的成果。
社會領域 親身探索居住所在的社區文化,培養愛鄉愛土的情操;在蒐集與引用資料的過程中,懂得尊重智慧財產權。
藝術與人文領域 藉由探訪歷史文物館的同時, 欣賞到多位傑出藝文人士的創作作品,提升自我的美育情操。
自然與生活科技 懂得運用現代科技來解決生活周遭所可能遇到的問題。
綜合活動領域 了解團隊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提升與人溝通的技巧。
資訊教育 能應用資訊科技輔助對其他領域的學習。

2.我們使用了哪些資訊科技來完成我們的專題研究計畫?
資訊科技項目 使 用 內 容
數位相機 拍攝有關之景物與人物
錄音筆 錄製訪談內容
電話 與受訪人員做好事先的聯繫、團隊成員相互溝通
掃描器 掃描需要引用之圖片
電腦軟體 Word:撰寫報告                                                         
PhotoImpact:編修照片與圖片
PhotoCap :編修照片與圖片
Windows Movie Maker:影片轉檔
SWiSHmax:製作flash動畫
FileZilla:ftp檔案傳輸 
FrontPage:製作網頁
iClone Studio :製作3D數位公仔
電腦與網路 透過電腦與網路搜尋資料、撰寫報告、製作網頁與傳送檔案

3.我們用甚麼樣的方法扮演介紹本鄉本土特色的「大使」角色?


        我們是在第二次探訪三峽歷史文物館的過程中,與館方人員有了接觸,在我們告知館方我們係為肩

負向外界介紹本鎮文化特色的使名而來後,隨即得到善意的回應,並允諾願意接受我們的專訪。之後我

們便透過電話聯絡,約定專訪的時間。訪問的過程雖然只有短短的30分鐘,不過,卻讓我們了解到許多

關於歷史文物館設置經過與運作現況的訊息。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館員阿姨講述有關鎮館寶器的故

事;由於張文忠先生對本土文化的無私付出,為我們三峽編製出全台最大的竹篩,令凡是參觀過三峽歷

史文物館的訪客,無不留下深刻的回憶。
 

4.我們的專題研究計畫對我們產生了甚麼影響與衝擊?
     

       (1)由於我們的綿薄之力,為我們地方鄉土文化的宣揚,開闢了一條不同的管道。

       (2)鎮上的學子們可能有不少人皆曾去過三峽歷史文物館,但要像我們這樣有系統的來進行專題研究,

           恐怕就不多了。

       (3)地方上對三峽歷史文物館不甚了解的人士,可以藉由我們的專題網頁激發其造訪該館的意願。

       (4)世界各地的其他人士可以從我們的網頁中,感佩本鎮對於設置歷史文物館來保存地方文化的用心。

       (5)我們認識了三峽歷史文物館謝、林兩位館員阿姨,感謝她們對於維護歷史文物館的付出。

       (6)校內部分老師曾經瀏覽過我們的網頁,其對我們研究鄉土文化的努力,皆表示肯定。

       (7)參觀三峽歷史文物館如果只是走馬看花,可能還是難以了解到三峽文化的精髓;但如果能先瀏覽過

           我們的專題網頁再去參觀該館,效果可就大不相同囉!
 

5.尊重智慧財產權與引用說明:
      

        初次造訪三峽歷史文物館時,看到「版權所有 禁止攝影」的告示,著實令我們緊張了一下,還好後來

當我們試著讓館方了解我們所肩負的宣揚鄉土文化的使命後,遂獲得拍攝的許可。在我們專題網頁中所放

置的三峽古文物的照片,皆係攝自三峽歷史文物館,所以我們便在網頁中提醒大家,如果要引用這些照片,

別忘了要徵求三峽歷史文物館的同意。而我們在文物館所拍攝的眾多照片中,有些屬於藝術創作的部份,

我們就儘可能避免放在專題網頁裡,以示對原作者的尊重,像是已故國寶級鄉土藝術大師─李梅樹教授的

畫作便是。至於網頁中所引用的文字資料,則分別來自歷史文物館與三峽鎮公所所編制的「認識三峽」套

書。此外,還有一個單位非提不可,那就是「三角湧文化工作室」,我們在探訪三峽歷史文物館的過程中,

發現有好多文物都是該工作室所提供,他們對於三峽地方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整理,同樣是居功闕偉,也許

日後有機會,我們也來為「三角湧文化工作室」做個專題研究。
 

6.發現、教訓和驚奇:
       

        (1)認真的探訪三峽文物館之後,可以發現此處蘊藏著無限的驚奇,許多先民們所曾使用過的器物,竟

            然就活生生的呈現在我們面前,有種和古人心領神會的感覺。

        (2)當我們在用電腦撰寫研究報告的時候,有人因為操作失誤,讓好不容易打出來的幾百個字的報告,

            在未存檔的情況下,就那麼憑空消失,其懊悔不已的心情可想而知,只怪自己忘了老師「記得隨時存

            檔」的叮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