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鎮公所前身為「三峽庄役場」(西元1920年〉,主管三峽庄政,首任庄長陳佛齋先生,其後即由日人掌政,三峽庄更名為「三峽街」。昭和三年(1928),日人斥資12529圓日幣,創建76.42建坪之磚造庄役場新廳舍,次年(1929)2月7日竣工,2月23日落成,當時號稱是「全台最美麗的辦公大樓」(今三峽鎮中山路18號),與台大醫院、公賣局、監察院皆為同一時期的紅磚建築。

       民國35年台灣光復後,三峽街改制為三峽鎮,鎮公所仍在原庄役場廳舍內辦公,直到民國75年,新公所落成(三峽鎮中山路17號),舊公所廳舍乃移作「民間團體聯合辦公廳」,民國81年復轉為「機關聯合員工消費合作社」使用,後因民國83年該合作社遷址而閒置。

       三峽鎮公所於民國84年積極向上級爭取,終於獲准將舊公所廳舍改設為「歷史文物館」。整修工程歷經四年,總算恢復舊觀。民國88年「三峽鎮立歷史文物館」正式對外開放,提供了民眾文化、休閒、教育推廣的場所,展現三峽豐富的人文風土景觀,使老建築的再生利用,發揮另一層的社會教育功能。

      

三峽歷史文物館

      

三峽鎮公所

三峽歷史文物館外觀影片

三峽歷史文物館外觀影片